图片来源:视觉中国2018年1月,陕西延安迎来入冬首场大雪,气温骤降至零下13摄氏度。
通威集团青藏绿色驿站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公益捐赠仪式现场日前,由通威集团为青藏绿色驿站捐赠的三套离网光伏发电系统正式发电运行,通过连日来的观察,目前电站已正常运转。据估算,目前驿站一天所需电力负荷大概在13度左右,而项目所提供的离网发电和蓄电池系统一天能够为驿站提供15度到16度电,完全能够满足驿站的正常运行用电需求,为此先期设计了5千瓦的离网发电系统
明尼苏达州Xcel服务区域社区太阳能装机量领先,累计装机量达到246MW,占总社区太阳能装机量的三分之一;其次,Eversource和国家电网在马萨诸塞州的社区太阳能累计装机量达159MW,这两个州的社区太阳能累计装机量占总装机量的一半。由美国能源部资助的智能电力协会(SEPA)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美国社区太阳能发展迅猛,太阳能装机量达387MW,使得其累计装机容量翻了一番。明尼苏达州于2013年通过立法启动其社区太阳能计划,直到2017年才开始开发第一个社区太阳能项目,国家环保总局指出,公用事业发起的许多社区太阳能项目都很小,只有30%的项目规模大于1MW。根据地方自治研究所收集的数据,明尼苏达州4月份社区太阳能装机量达到了335MW,此外在设计阶段和在建的项目有345MW。然而,德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以及一些没有扶持政策的平原州和中西部州的社区太阳能也有明显的增长。
迄今为止社区太阳能装机量超过100MW的三个州(明尼苏达州,马萨诸塞州和科罗拉多州)都制定了激励政策,所有这些计划都由第三方管理。报告指出:太阳能成本下降,客户对商业模式的认知度提高,以及国家市场启动新政策,都将推动社区太阳能增长。依靠可靠的材料和高品质产品,光伏系统运行寿命超过25年,在中国及全球各地都有很多运行甚至超过30年以上的光伏电站。
目前为止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双料冠军,世界第一光伏大国。分布式3.0升级公益行活动,要在合适的时间范围内涵盖到分布式1.0,2.0时代,过去的十到十五年一些典型样板的分布式系统要找出来。第一步要海选,然后针对我们的目标进行精确筛选。最后,吕芳总结到:从来就没有最美,只有更美。
2015年我们向业界公布了得出的结论,当时在业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吕芳认为,未来光伏除了电力供应以外,还会和冷热电联供,和交通、储能结合,形成局域的微能源网,再结合未来的电价政策和电力交易市场,将会呈现一个无比丰富的一个局面。
在此次活动现场,新华网也独家专访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秘书长、分布式3.0精英企业联盟顾问团副主席吕芳。据吕芳介绍称,本次活动源起与我国当前分布式市场蓬勃发展是有直接关系的。针对此次推出的活动和一期究竟有何区别?吕芳表示,在一期项目的基础上,我们的理念原则不变,开始了二期的分布式3.0升级公益行活动。吕芳还透露,三年前,发起的寻找中国最美老组件公益科研项目,对于当时光伏业界、政府、金融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悉,此次活动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分布式3.0精英企业联盟主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河北能源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协办武磊磊说: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实现了智能化,在数字化发电这块,华为最高可以做到组件级的追踪,组件级的安全管理,然后结合逆变器,实现发电量最大化的同时还能保障安全。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中国区组件产品+价值群负责人、中国区市场总监曾义在第五届广东分布式论坛上表示。任何一个环节大家都可以看到国产设备成为了主流,进口设备和国产设备的角色完全颠倒了,以前国产是补充或者少量参与,现在变成了国外产品变成少量参与。
高端装备为分布式打好根基去年,光伏分布式3.0时代正式到来,高效、优质组件成为分布式光伏的首选。在成本下降、市场推动的双重作用下,过去一年分布式装机超过19吉瓦,获得了市场的关注。
可控即是电网要求接入的电能质量可控。深圳丰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朝在会上说:我国光伏装备制造的技术进步明显,从十年前的光伏组件量产效率的16%、17%,到现在的21%、22%,这都是一个技术巨大的进步。
为了使新能源更好适应新业态,分布式发电交易和管理成为分布式发展未来的核心。江苏林洋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林洋)副董事长顾永亮表示,去年,林洋立足分布式光伏电站市场的开放,从高质量、高效益、高投资回报的角度出发,投资了N型双面电池和高效的组件,目的就是为了在光伏电站里能够取得稳定的收益。同样通过数字化系统打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的还有华为。同年,世界首条工业4.0高效电池生产线已投产,产线设备绝大部分是国产设备提供的,整个国产装备的发展,大大降低了光伏行业的门槛。在第五届广东分布式论坛上,北京国能日新系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华云介绍了国能日新用可见、可测、可管、可控四个标准规划分布式的信息系统,形成分布式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会上,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光伏行业通过技术进步倒逼产业升级速度加快,平价上网渐行渐近,在光伏发展相对成熟的阶段,迎来了分布式的机遇,以更成熟的装备制造水平,规范市场,打造高质量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是企业布局市场的核心。
据介绍,可见是通过集团、区域、电站执行三级远程管控,更加直观、动态掌握各电站实时数据;再进行数据治理和全景监测是运维更加精准化、透明化、精细化。数字化服务实现电站高收益在消费升级转型、光伏产品迅速迭代的大背景下,技术更先进,更智能、可靠的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据华为智能光伏业务部全球营销总监武磊磊介绍,具体的数字化体现首先在发电侧,数字化的发电,利用智能光伏控制器,对数据采集的精细度。可测主要承担数值天气预报,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算法。
建立认证制度,给予那些有能力提供好的产品并且能做到持续提供好产品的企业资质,让没有资格的公司无法进入市场。其次,华为针对不同的分布式项目提供对应的数字化传输的解决方案,因为现在分布式的场景越来越多而且复杂,所以不同的解决方案,包括在终端产品,低端产品等等,首先在电站的基础里打造智能化的网络,把电站形成智能化的基础。
目前,我们正处于分布式光伏爆发的窗口期,为了努力推进光伏平价上网的速度,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需要提高自用比例,减少非技术成本,同时,结合隔墙售电等新政策和储能技术,把分布式光伏电站打造成可以交易的资产,实现分布式光伏产业的增值。最终,数字化的管理平台是对分布式进行统一管理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包括合作伙伴,安装商,终端用户等,都可以对电站进行管理,可以进行远程化的诊断和远程化运维。同时,客户的消费理念也更趋成熟,他们会更理智地相信累积电站实际电量数据。我国光伏制造水平既然已从低端走到了高端,走到了智能制造,目前的光伏产品、技术在全球都位于领先水平。
国内分布式光伏风控正在开启。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钱晶说:更高效、更注重系统发电量是组件不变的品质标准,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单一技术或产品已经不能适应众口难调的全场景应用,所以多元化是契合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特征。
这意味着,我国光伏制造水平逐渐从低端走向高端,智能制造水平领先国际。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前研究员王斯成综合行业现状分析认为,分布式的标准需求比大型地面电站的要求更高,而有关设备的标准都有,但有了这些标准以后怎么规范市场,是不是可以建议要通过认证。
范华云认为,整个信息化里面的大数据质量并不是太好,在这种情况下,国能日新提出了数据治理的概念,提升数据的质量,最后把从生产里汇集的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形成一个全体监测。可预测并不是最终的目标,在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质量的管控,这是电网的必要要求,所以可预测再发展下去,就要求可控。
传输这块也是采用了4G、WLAN、Wifi技术,面向未来很长时间不会被淘汰。现在的分布式增长较快,呼吁全行业共同打造高质量电站。利用设立市场高门槛,打造高端的分布式光伏产业链,为市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在高效光伏组件的技术不断优化升级的背景下,为光伏电站的运维和管理搭配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提升光伏制造的附加值,向全产业链的高收益输出也是高端制造的一种表现。
从去年到现在,陆续有许多分布式的联盟相继成立,企业除了自律以外,行业标准不可缺失,通过标准和认证约束市场,保证高端制造的输出仍是不可缺失的环节光伏产业推行的领跑者计划,通过制定产品技术标准、建设先进技术光伏发电示范基地等方式,快速地促进先进光伏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
不同企业生产的设备,质量性能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光伏组件设备的质量问题直接损害发电能力,影响扶贫效果。业内预计,十三五时期光伏扶贫工程仍将快速增长,未来光伏扶贫将为我国光伏产业带来更多的市场空间,将直接推动光伏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自此,能够提供资产性收入的光伏扶贫应运而生。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能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